编者按:为深入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在全校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关精神,根据学院安排部署,网站将持续推出【能力作风建设之大家做】专题栏目,刊登学院班子、系(室)集体和个人有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的具体做法和行动,以达到示范带动、交流提升效应,营造以强能力转教风促学风的良好氛围,助力学院事业新发展。
物流工程系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的实践----专业建设、教研工作和学生培养
物流工程系 李紫瑶
物流工程专业2014年在整合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开始筹建,2016年完成转型并开始第一届物流工程专业招生。2017年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2018年建成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室;2019年举办“中德智慧创新可持续发展驱动下的新物流国际会议”;2020年获批河南省首批新文科实习基地;2021年获批建设河南省智慧物流国际联合实验室;2021年获批建设首批河南省科技智库供应链管理研究基地;2021年获批校一流本科专业和校优秀教学基层组织。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之后,物流工程系高度重视,重新定位专业特色与优势,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开展。
(1)重新定位专业特色与优势
物流工程专业始建之初,依托了原专业优势,突出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特色。近年来,结合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合作期间的国际合作和成果优势,对标学校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规划和学科建设方向、学生就业等现实,逐渐形成以智慧物流方向为引导,突出现代物流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物流科学决策与运营的专业特色。紧跟物流工程与管理领域科技变革前沿,融合管理、经济、金融和电子商务等学科基础,致力于智慧物流及供应链运作优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修改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在自16年至今,培养方案做了三轮修订工作。培养目标制定紧密对标国标、与学校发展方向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针对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制定、修订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较系统地掌握物流学科相关专业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物流工程管理综合素质,能够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部门等相关领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经济数据挖掘分析、物流中心规划及运作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3)重新构建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
物流工程专业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以及“厚基础、重特色、宽口径”要求,结合国家对创新创业类课程要求和物流专业相关学科竞赛要求,在核心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注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基础以及物流工程专业基础,突出物流系统综合规划设计及开发、大数据分析、以及物流管理决策分析能力。10门核心课程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运输组织与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技术、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
创新创业类课程构建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育+学科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但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工程专业在在整合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入多名国内外名校博士(含博士后)组建成现有教师团队。积极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教学技能培训;双周二例会准时召开,并结合不同的选题展开展开讨论;组织新进博士定期听老教师授课,做好传帮带活动。
(5)大力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
物流工程专业在教学方面,积极探讨教学方式改革并展开一系列教研活动,通过系部双周例会交流授课经验,组织推动如反转课堂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等内容在内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动系部与德国不莱梅大学在课程方面广泛合作,推动系部教师参与教改项目申报和教改论文撰写,推动教师参加各类物流专业师资培训。在科研方面,系部积极参与科研平台建设:21年获批河南省智慧物流国际联合实验室平台;积极推进科研论文发表:20-21年共发表SSCI、SCI、南核共4篇;积极推进科研项目申报:21-22年系部立/结项省厅级纵向和横向科研若干项,入院经费40万元。
(6)加强学生培养力度
第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等实践活动,21年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奖2项,提高学生书本实践结合能力。第二是协助推进学生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学生心理,舒解学生压力,组织21级新生贫困生认定、困难补助等工作。第三是丰富学生生活,组织新生举办诗歌朗诵、党史学习活动,推动以校园文化为主题展开包饺子等活动。通过系部教师共同努力,物流专业学生培养效果显著:物流182获得省文明班级和先进班集体,校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培养省优秀毕业生1名,校优秀毕业生5名;22年专业考研录取率达25.42%,就业率平均线以上。